俄发展最强地效飞行器 欲重执海上低空之牛耳?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李杰 军事专家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在《2018-2025年的俄罗斯国家武器计划》中,有人惊奇地发现:新增了一个600吨级地效飞行器“救援者”研发项目,俄军方甚至明确提出要重建一支俄罗斯地效飞行器舰队。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说起地效飞行器,其实并非新生武器装备。追溯历史,最早可及1963年久负盛名的苏联中央水翼艇设计的“里海怪物”。这款应苏联海军要求制造的KM重型地效飞行器一出世,便以其与众不同的外形与超强独特的性能,令世界恐愕:飞行器长100米,排水量544吨,一个典型怪模异样、掠海飞行的“四不像”。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国家并不清楚苏联研制的这款“秘密武器”,究竟有何用场?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天,美国间谍卫星在对苏联海军里海军事基地的照相侦察中,发现他们正在秘密试航这种既像飞机又像舰船的怪东西;它与水上飞机最大不同的是,几乎贴着水面航行;而与舰船的最大不同的是,航速约是后者的10倍。但它的真正“身世”与用途被揭秘,是在冷战结束后,由于大批资料解密后。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上个世纪70年代,苏联中央水翼设计局又推出一款名为“小鹰”的轻型运输地效飞行器。该地效飞行器比“里海怪物”明显缩短了“身躯”、减轻了重量:机长仅58米、排水量约为100吨;其下方安装有雪橇式减震装置,在试飞过程中表现出极佳的水陆两用性能。1979年11月,首架“小鹰”运输地效飞行器正式服役,之后有十几架陆续装备苏联海军;并为此成立了第11航空大队,专门管辖并训练这些新型飞行器。
1985年,极为热衷地效飞行器的国防部长乌斯基洛夫逝世,接替他的新任国防部长索克洛夫斯基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把最初用于地效飞行器的经费全部投入到潜艇研制上。面对极为严峻的环境,及军费极度缺乏的情况,苏联造船工业部门还是咬紧牙关造出了“鹞”式导弹地效飞行器和救援式地效飞行器等。
“鹞”式导弹地效飞行器可谓创意新颖、战力非凡,战技术性能指标颇佳:机长63.6米、最大排水量380吨;最大飞行速度520公里/小时,水上航速40节;最小飞行高度0.7-2.6米,在3级海况情况下可连续飞行1580公里。机背上并联安装有三排“白岭”导弹发射架,仰角11.5度;当地效飞行高度1.5米时,导弹最大射程为42.7公里。此外,在地效飞行器的前部与尾部还分别安装有口径为23毫米的4门机炮。
曾经有过辉煌的苏联,在经历国家解体、经济滑坡、人才流失的急剧动荡后,地效飞行器的命运随之一落千丈,似乎再无振兴的希望。只是,近期俄罗斯频频提出“北极怪兽”后,才再度使人们看到其有望复兴的希望。
这款绰号“北极怪兽”(正式名字“救援者”)的多项性能与指标,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当年苏联地效飞行器的风采,但在不少领域有新的突破:一是它的机长93米、翼展71米,总重达600吨,已超过苏联时期任何一款地效飞行器的排水量;二是抗风浪性能大幅提升,“救援者”可在五六级海况下平稳地飞行,甚至能在风暴中降落于水面,而以往的地效飞行器只能在风平浪静情况下飞行;三是“北极怪兽”地效飞行器上配备多台发动机,出现故障时能替换或减少使用发动机,故障率大幅降低;四是由于飞行高度极低,能可靠躲过敌方雷达探测与发现;加上它不与水面接触,鱼雷和水雷均对之奈何不得。
正是因其综合性能突出,所以俄军方决定:由其担任向偏远地区运送兵员(一次最多可运送500名全副武装兵员),以及向驻防部队运送补给;同时还可在北极和太平洋地区开展搜救。由此可见,俄罗斯军方在经费较为紧缺的情况下,重新选用性价比高,且具有巨大潜能的地效飞行器“上战场”,不失为一种明智、有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