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科协 光明网 主办

弹道导弹专家陈德仁:平凡中尽显不平凡

没有更多的资料、图纸,只是仿制过一枚近程液体弹道导弹。陈德仁却领着这群没有学过导弹的年轻人,白手起家,“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解决了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控制技术的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万里风云入襟怀

从大气物理平流层研究到高空风分析,从季风试验到海洋预报,从中小尺度的气象到气候变化,丁一汇院士为我们讲诉了近八十年人生历程的纵深跨越。

王恩东:融合架构引领未来云计算数据中心

云计算和物联网带来了信息的高度集中,高端服务器将成为时代的主角,抓不住这次产业变革,错失的将是一个时代。

梅宏:云计算迎来应用繁荣时代

未来的计算架构将以数据为中心,并实现大规模并行、实时的分析与挖掘,未来的应用开发也将面向并行、以数据为核心。

林金桐:从光纤到互联网的四个里程碑

光纤通信技术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文:大数据分析与智慧城市建设

智能城市成功的前提,是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来自大数据中心。

郭光灿: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未来发展

量子力学诞生了一百多年,这是人类最成功的理论。因为有量子力学诞生了,我们才可能有极光、才可能有半导体,才可能有现在社会的好多先进技术。

李德毅:探寻未来人工智能之路

某些情况下一个智能设备会强过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然而,在现实中“围棋是冠军、象棋也是冠军”这样的人很难找。不过,人工智能还是向人学习的,处于机器与人共舞之中。

吕跃广:打造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系统。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形式的挑战。

李德仁: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服务无所不在

能不能做到4个Right,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规定地点上的正确数据、信息和知识送给需要的人。现在没有答案,这是对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会。

余少华:光纤通信成就互联网和通信网络

短短几十年间,光纤网络遍布全球。在我国光纤传输系统与网络技术专家余少华看来,如果没有光纤通信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

李德生:挥戈沙场书忠诚

李德生参加了从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的我党的全部战争。曾以团长身份亲自乔装进入日军巢穴侦查,率领弱旅一举全歼守敌。在朝鲜夺取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自此美军停止了全部进攻战役。

金国藩:理论联系实际 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几次换专业让他承受巨大的压力,从机械制造到最终学习光学。对他而言,每一次的转行,都是从头开始。他曾说:“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他形容自己的工作时说的一句话。

王巍:光纤传感技术还需优化三方面

光通信产业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更是显著推动了光纤陀螺的发展,使其成为21世纪惯性测量与制导领域的主导产品和研究重点之一,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清华大学教授廖延彪:甘为人梯把中国光纤推向世界

光纤传感是一种新技术,在国际上一般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国防等高端领域。

袁亚湘:拳拳母爱,点燃“科学之光”

人们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总是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或许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后面,可能还有一位既默默无闻却又伟大的母亲。

李术才:我为岩土做体检

在李术才眼里,岩石的裂隙就好像一道伤口,它不仅在平面的方向展开,也在纵深的方向延伸。

戚发轫院士:成为航天强国需具备3种太空能力

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天强国。成为航天大国要具备三种能力:进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的能力。我们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科技名家·中国梦】郑守仪:忘家思报国,一生情倾海洋

在郑守仪眼里,有孔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生物。这一最美丽,郑守仪付之一生来呵护。

【科技名家·中国梦】郑树森:攻克终末期肝病难题 圆器官移植“中国梦”

通过郑树森和妻子李兰娟带领团队的努力,肝衰竭病人3年5年的存活率达到80%以上,肝癌患者3年存活率可达到75.7%-7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