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赵致真
像等待一次不同寻常的大江日出,像迎接一位天涯归来的骨肉亲人,1997年1月28日上午10时,湖北金口大军山江面冬云低垂,朔风料峭。海内外各界近万人面对波涛迎风肃立。这是一个庄严而凝重的历史时刻。59年前,在一场铁血交融的激烈战斗中,被日本飞机炸沉的中山舰即将打捞出水,重见天日了。
1997年1月28日湖北金口大军山江面的中山舰打捞现场
中山舰打捞出水
轻点,慢点,别碰坏中山舰伤痕累累的舰身。冷雨,热泪,别挡住我们努力睁大的眼睛。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经历非凡、满载光荣的一代名舰;这就是抗日战争中威武不屈、壮烈殉国的一代海魂。59年了,中山舰沉睡江底。如今一朝醒来,和当年故人及后世子孙骤然相见于大江之上,这是何等动人心魄的团聚与重逢。
多么平常,普通,甚至简陋的一艘军舰啊,然而却让几代中国人都从教科书上知道它的名字;离开我们一个花甲了,却让全世界炎黄子孙牵挂着它的消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呢?让我们沿着岁月的滔滔逝水,去追寻中山舰25年波澜壮阔的航程。
当李鸿章惨淡经营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后,清政府为了重建海军,再次筹措巨款从国外购买兵轮战舰。1910年,海军大臣戴洵和北洋海军司令萨镇冰赴日考察,从三菱长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分别订购了同样款式的钢木结构军舰两艘。1912年竣工下水时,清政府已在一年前被辛亥革命推翻。几经周折,袁世凯执掌的北京政府付清了造船的欠款。1913年元月,两艘军舰双双开抵吴淞,正式编入海军第一舰队,并分别命名为“永丰”和“永翔”。永丰舰便是后来的中山舰。
初创的中华民国风雨飘摇,多灾多难。袁世凯称帝的丑剧刚刚落幕,张勋复辟一波又起。待到段祺瑞在日本的卵翼下重任北洋军阀政府总理后,公然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揭起护法大旗,海军总长程光璧率永丰号所在的第一舰队九艘战舰在上海起义,浩浩荡荡开赴广州,为护法运动立下了赫赫战功。
1922年,历史之轮走进又一个多事之秋。当革命力量方兴未艾,北伐大计即将达成的重要时刻,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在广州叛乱,发出“炮打总统府,活捉孙中山”的叫嚣。千钧一发之际,孙中山化妆潜出总统府,在舰长冯肇宪的护卫下,辗转登上永丰舰。从6月16日直到8月9日整整50天,一代伟大的民国缔造者在舰上饮食起居,一切平叛的最高指令从舰上发出,永丰舰作为总统座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重负。有学者说:如果没有永丰舰的千秋功业,中国近代历史也许会改变进程。
一年后,孙中山夫妇再度登上永丰舰。这是兵凶战危中化险为夷的感怀与纪念,也是风雨同舟中一往情深的探望与谢忱。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证了中山先生和永丰舰的血肉关系与特殊感情。
1923年8月14日,孙中山和宋庆龄重登永丰舰
1926年中山舰舰长李之龙
抗日战争中的中山舰官兵
1925年3月12日,终生劳瘁的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与世长辞。国步艰难,伟人顿失,全国各界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广州革命政府为纪念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正式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
紧接着,时代又选择了中山舰作为另一幕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舞台。那是1926年3月,国共两党携手合作,革命形势蓬勃向前,18日下午,停泊在广州的中山舰奉海军学校副校长欧阳格传达的“蒋校长”命令,同宝璧号军舰相率开赴黄埔“听候差遣”。而蒋介石却矢口否认此事,并声称中山舰擅闯黄埔是图谋兵变。3月20日,广州全城戒严。欧阳格、陈肇英奉蒋介石密令武装占领中山舰并在家中逮捕了身为共产党员的舰长李之龙,扣留了第一军和黄埔军校中以周恩来为首的所有共产党员,包围了苏联顾问团办事处。这便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中山舰事件。尽管海内外学者对其中内幕和曲直尚有存疑。但不争的事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为此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蒋介石从此开始走上了权力的峰巅。
中华民族生存史上最为壮烈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幼的中国海军船舰总吨位不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却奋然投入了全民族的圣战。中山舰便是战斗序列中勇往直前的一支劲旅。武汉保卫战前夕,中国海军舰只已经所剩无几。1937年秋,中山舰奉命从岳阳开赴长江金口水域布防巡逻。一场悲壮惨烈的海空血战就在这里展开。
10月24日下午,日军轰炸机六架编队而来。中山舰官兵在舰长萨师俊指挥下解锚起航,奋起迎敌。舰上主炮已拆卸到岸上供炮台使用,但数门小炮和机枪织成了火网仍使敌机不敢低飞。日军飞机数次进行水平轰炸,均被中山舰以曲线航行巧妙避过。然而毕竟孤船独舰,众寡悬殊,当前甲板和指挥台在一次俯冲轰炸中遭受重创时,舰长萨师俊已双腿炸断,不能直立。但他仍手扶舷梯,挥枪高呼,指挥战斗。副舰长在船身已呈三十度倾斜并逐渐下沉的最后关头,命令放下救生艇并强行架起舰长离船。穷凶极恶的敌机又轮番扫射,将舢板击沉。萨舰长和随行二十余名士兵血染长江,壮烈殉难。
附近的渔舟民船不顾敌机尚未远离,纷纷赶来救助最后离舰的官兵。登岸回望,这些忠勇绝伦的铮铮铁汉们一齐跪下,和心爱的军舰作最后告别。大江呜咽,残阳如血。中山舰舰首高高昂起,在一片冲天的水花中全舰沉没,结束了它轰轰烈烈的壮丽航程。
1938年中山舰布防长江金口水域巡逻
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长江金口水域和日本飞机进行激烈战斗后被炸沉
风又萧萧,雨又飘飘,江水年复一年从这里流过,炎黄子孙的缅怀与追思并没有被冲淡。1986年5月辛亥革命75周年纪念之际,湖北省文物部门率先提出打捞中山舰的动议。第二年,江苏省又首次提交正式报告,要求将中山舰送回南京陈列。1991年广东省再告奋勇,愿将中山舰“接回娘家”。1995年11月24日,国家文物局在国务院授权下,经过慎重调研后,终于一锤定音,正式批复由湖北省组织打捞。而三省争先,当仁不让的故事,为中山舰出水平添了一段佳话。
早在1988年5月,湖北省文化厅曾邀请南海舰队潜水员首次找到中山舰沉没的方位。1994年3月,又请海军司令部派出一支25人的潜水队再次进行水底探摸。江流湍急浑浊,能见度几近于零。经过二十多次反复下潜,终于将舰体尺度、座沉状态、破损情况、泥沙淤积及河床地质条件一一查明。特别当4月3日,潜水员在舰尾左舷摸到了铜牌上凸起的“中山”二字时,人们奔走相告,欣喜欲狂。最后的疑虑烟消云散。水下静静躺着的,正是千真万确的中山舰。
实力强大,作风稳健的重庆打捞公司因为承接了打捞中山舰的天降大任而一举变成了长江上的明星队。在1995年元月召开的中山舰打捞方案可行性论证会上,他们提出的“双驳抬撬,整体打捞”方案受到与会专家一致推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1995年3月,他们再次进行了江底探摸。千斟万酌,兼权熟商,当国家文物局主持的专家讨论会最后通过实施方案时,重庆打捞公司的参战健儿已在岷江激流中进行热身训练了。
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中山舰打捞工程宣告正式启动。最关键繁难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排沙清障。悠悠59年,沉舰中淤积泥沙达1500吨之多,超过了军舰自重两倍,而且大多已板结成块,坚若岩层,必须用高压喷枪打松才能有效地抽吸干净。至于舰体四周堆积的废铁、破网、绳索、树根等障碍物更是五花八门、纠缠不清。这是在冰冷而浑浊的激流下,穿着90公斤的重潜服,摸索进行的精雕细刻。12月底,第一阶段首战告捷,侧卧江底的中山舰已经周边利索,无沙一身轻了。
用20根碗口粗的钢缆轻轻穿过中山舰底部,用36台卷扬机牢牢牵住钢缆两头,江底下编织成了一个硕大无朋的网兜。当每根钢缆缓缓地同步绞起,中山舰便如同躺上担架的伤员,从此永远离开了沉睡半个世纪的江底。打捞船队一边提升沉舰,一边向江岸靠拢,当1月20日离岸边只有百米之遥时,中山舰主楼的栏杆最先升出阔别了59年的江面。
1988年5月湖北省文化厅邀请南海舰队潜水员在江底探寻中山舰沉没的准确方位
1995年重庆打捞公司被选定承接打捞中山舰的使命
打捞中山舰采用的“双驳抬撬,整体打捞”方案
中山舰幸存者轮机兵董树仁登上阔别一个花甲的中山舰
中山舰烈士林逸资的遗孀陈细妹守寡59年,在大江上祭奠亲人
中山舰打捞出水后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万家团圆的旧历新年,中山舰的出水为国人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与吉祥。湖北省文物部门夜以继日,为舰上清理出来的千余件文物登记造册。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这些随身枪械、生活用具、书籍报刊、私人藏品,恍然还散发着英雄们的体温。一艘沉船是一个巨大的时间封闭装置。我们亲身来到了当年一个个著名事件的真正现场,让心灵尽情承受历史深处的巨大震撼和冲击。
世间还有哪一种感情能比得上这样的重逢。生与死,爱与恨,荣与辱,悲与喜,一起化作滂沱的泪雨洒进滚滚长江。不懂得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伤过心的民族更加深沉和坚强。
中山舰经过一年的精心维修和养护,将完全恢复当年旧貌重返金口江畔。一座中山舰大型陈列基地将在这里落成。英雄先辈们的后代身上,永远不会缺少铁质和钙质。中山舰浩荡千古的雄风,将催动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赴新世纪的万里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