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王小谟:用全球领先的预警机报效祖国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短视频 > 正文

王小谟:用全球领先的预警机报效祖国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1-11 11:31

  2000年7月12日,是让国人倍感屈辱的一天!这一天,只因为美国的一句话,以色列中断了与中国的预警机合作。中国人盼了30年的预警机,又一次落了空。至此,中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从海外购买预警机的路径,几乎被全面封死。

王小谟:用全球领先的预警机报效祖国

  那架随之被送还中国的伊尔76预警机原型机,更像是故意给中国人送上门的羞辱:里面被拆得干干净净,偌大的飞机,就只给中国人剩了一个空壳子。预警机是现代空战的大脑和眼睛,没了它,再强大的战机也只能单打独斗,甚至连敌人影子还没看到,就已被击落。西方想把中国的预警机闷死在口袋里,却没想到,在这扎紧的口袋里,藏着一个:王小谟。

  时光回到王小谟的31岁!这一年,在贵州一处孤零零的山沟沟里,王小谟带着近1000人过上了房子自己盖,饭都吃不饱、连点个电灯都稀罕的原始生活,但他们研究的却是世界最前沿的雷达技术。比之生活的艰苦,这里更折磨人的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在十几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失败。在几个月都没有一丝丝进展的时候,一向乐观豁达的王小谟都被逼得想过跳河,一了百了。一千人,耗尽十几年青春,就这样在这穷山僻壤里,做成了新中国第一台三坐标雷达(383雷达),而且世界领先。也是从此开始,中国的雷达屏幕上,第一次有了高度的概念。数年后,又是在王小谟主持下,中国只用1年时间,便独立研制出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JY-9),其抗干扰能力超过美国,世界第一。所以,在预警机上,当美国又一次给中国扎紧口袋,王小谟在首长面前激动地立下军令状:“如果不成功,我会提着脑袋来见你。”

  此时,王小谟已经62岁,在这个一般人快要养老的年纪,他却带着队伍开启了“711模式”,一周要上7天班,每天工作最少11个小时。残酷的不光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有残酷的工作环境。在西北茫茫大戈壁里,当夏天把漫天黄沙烤得金黄,当冬天刺骨的寒冷包裹一切。王小谟和同事们要冒着40度高温,或是零下30度极寒飞上天,然后在封闭机舱里,忍受着90分贝的巨大噪声,即便当面扯着嗓门喊,也听不清。而且因为没有卫生设施,每次上天,谁都不敢吃饱,只带一小瓶水。而这样的折磨,每次至少3、4个小时,多则6、7个小时。比之这些,更残酷的是,每次上天都要面对的生命危险。有次实验飞机突然失速,几秒钟便从高空直坠到3000米,骤变的压力直接击穿了耳膜,差一点便机毁人亡。

  2006年6月3日,一架试验机为躲避居民区撞山,机上40名人员,是以自己鲜活的生命为代价,才发现飞机存在的致命问题。在预警机研制的关键时期,1年365天,他们要工作364天。唯一休息的一天,他们要集体去给遇难同事扫墓,告诉他们最新的进展,也是为告诫自己,一时一刻都不能松懈。也是在2006年这一年,王小谟两次死里逃生,先是在差点死在致命的车祸,接着又被诊断出淋巴癌。当大家都在为他担忧的时候。这位72岁的老人,却很快便回到了他们身边,重新开始了熟悉的711模式。

王小谟:用全球领先的预警机报效祖国

  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一架“背”着大蘑菇的奇怪飞机带头第一个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国产预警机第一次在世界面前亮相。美国人怎么也想不到,被锁得严丝合缝的中国,会用短短几年时间,如变戏法一样,搞出世界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预警机,比自己的E-3C整整领先一代。他们不晓得,研究预警机,他们靠的是钱,而中国人玩的却是命。当预警机飞过观礼台,71岁的王小谟激动地扯着身边人的衣服,指着天空喊:“看,这是我们搞的。”话没说完,眼里早已满是泪水。

  2012年,王小谟因在预警机研制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为公众所知晓,此时他74岁,已默无声息地为祖国玩命奋斗了43年。有人问王小谟:你这么辛苦过了大半辈子,是兴趣,还是想升官发财?王小谟这样作答:“我们这代人有个信念根深蒂固,那就是要怎么报效我们的国家?”

王小谟:用全球领先的预警机报效祖国

  总会有人讽刺中国人没信仰,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信仰的从不是什么虚幻的从天掉落,代人受过的神,而是那些一脚抵住地,又用血肉之躯扛住天的,一个个王小谟、一个个袁隆平、一个个钱学森,还有一个个对祖国心怀热血,再也普通不过的你和我!

  科学顾问:肇晓兰

  监 制:战 钊

  制 片:金 赫

  导 演:杨 建 金 赫

  荣誉出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中国航空学会

  联合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