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智能算法、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成熟,人工智能由弱向强发展,愈发挣脱人类控制的缰绳。一旦失控,人工智能将可能“化友为敌”走向对立面,威胁人类生存。事实上,智能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正以人们习以为常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准备着下一场战争。对此,我们应认清本质,预先防范,切莫陷入人工智能“灰犀牛”陷阱。
预置终端布势。随着智能技术民用化、产能规模化,智能设备大量运用于家居、交通、社交、办公等领域,与人类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尤其是智能手机、手环几乎人皆有之。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己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智能设备是一种高度自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其运行并不是孤立的、被动的。在互联网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机机协作、情境感知等功能,单个智能终端将与之交互的人、物和周围环境强制地、无感地联入网络,实现万物互联、泛在云联。但这正是最为致命的。试想一旦遭受网络攻击,无数智能终端将可能撕下友善的外衣,成为对手的“帮凶”。那么,我们现在毫无防范的普及智能技术的行为恰是为对手预置力量、部署态势。智控物联瘫体。当前,市场上部分智能设备存在软件漏洞、设计缺陷等先天软肋,给攻击者留下了“后门”。黑客利用网络,可实现对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恶意攻击。2017年,勒索病毒爆发,仅用2天时间就造成全球150多个国家的高校、自助终端、银行、医院等领域受到侵害。如果一旦用于军事目的,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2010年,伊朗遭到“震网”网络病毒攻击,导致核工厂1700多台离心机被毁;无独有偶,去年伊朗又遭受电子袭击,导致互联网服务全面中断1个多小时,运载火箭被迫延期发射。随着区块链、5G技术发展,物联网必将成为覆盖所有智能终端、网关节点的去中心化网络,从而使“以点控点、以点控网”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成为可能。令人担忧的是,智能终端广泛分布,物联网络处处是弱点,难以实施有效防范。未来战争,对抗一方极可能将病毒随遇植入某个终端,使其成为临时指挥中枢,控制所有智能设备“临阵倒戈”或“瘫痪罢工”,实现控点瘫体之效。
联合出品:科普中国 光明军事
作 者: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