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中国的航空史是如何写下第一笔的?关于这个问题,航空史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军队的航空史应该从1930年,红军拥有第一架战斗机“列宁号”写起。
1930年4月16日,在陈家河罗山一带的赤卫队,忽然发现空中飞来一个黑影,这个黑影摇摇晃晃,最后落在了附近的树林之中。这是一架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它从武汉飞往开封执行通讯任务,但是遭遇了不良天气,飞机迷航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于是,赤卫队蜂拥而上俘获了飞机,也俘获了它的飞行员。没有想到,这竟然就是红色航空的开始。
这名被俘的飞行员名叫龙文光,1926年,他从黄埔军校第三期中被选拔了出来,和共产党人一起到莫斯科接受飞行训练。龙文光本来就是国民党左派,所以被俘之后,很快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并加入了队伍。得到一批汽油后,这架“列宁号”飞机就开始活跃起来。
为了能够使这架飞机发挥更好的作用,成立了第一个类似空军的机构,叫做鄂豫皖航空局。红军航空局的局长由龙文光担任,为了满足“列宁号”飞机的起降需要,我们还在新集等地先后建立了三个机场,“列宁号”飞机就不断地开始为红军服务。
“列宁号”在根据地试飞成功后,不久便飞往豫南、固始、潢川等地执行空中侦察、投撒传单等任务。“列宁号”还飞往汉口投撒宣传传单,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极大不安。
1932年1月,红军进攻黄安,守敌赵冠英师死守不退,连续一个月没能攻打下来。这个时候,红军决定用“列宁号”对黄安城进行轰炸。当“列宁号”飞机起飞后,敌军以为是他们的飞机飞来助战,纷纷出来表示欢迎,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飞行员用改装了的迫击炮弹朝下面投掷,进行了第一次红军的轰炸。没想到红军有飞机,也没想到会被轰炸,敌军军心大乱逃出黄安,在途中被围歼,敌师长赵冠英被俘,“列宁号”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惜的是,到了1932年6月,由于汽油用尽,加之敌人大兵压境,最后不能不把“列宁号”埋在了鄂豫皖的深山之中,红军走向了长征。尽管红军走向了长征,但是“列宁号”的精神并没有断绝。此后,我们的红色军队不断地开始进行建立空军的努力。
比如在新疆,我们借巢育鹰,利用反动军阀盛世才部队中的航空队,把我们的人派进去学习航空知识。比如在延安安塞,我们当时建立了自己的航空机构,开始培训自己的航空人员。比如在东北老航校,我们收留日本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为我们训练飞行员。最终,我们拥有了一支强大的空军。
应该说,今天空军的强大,离不开当年“列宁号”的努力。值得告慰的是,在1950年,收复了鄂豫皖边区的人民解放军,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找到了“列宁号”的遗骸。
如今,在北京空军航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架按照1∶1比例复制的“列宁号”样机供人们瞻仰,“列宁号”承载着中国工农红军的航空梦,成为永久的纪念。
我们今天的轰炸机,已经从双翼变成了单翼,从1个发动机变成了2个发动机或者4个发动机,从固定式起落架变成了可收放的起落架,这一切体现了人类的技术进步,也体现了红色军队的发展。
专家简介
萨苏,本名弓云。文史专家,资深记者,作家,撰稿人,国际问题专家。2014年起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讲武堂》节目主讲人,著有《外国记者眼中的八路军》、《铁流陕北》、《铁在烧》等国内、国际畅销书。
出 品:中国科协 光明网
监 制:战 钊
策 划:宋雅娟
科学顾问:萨 苏
编 导:武玥彤
摄 像:肖春芳 苏 凯
后期制作:刘 杰 戴 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