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弹头尾部出现小“翅膀”,表明这种弹道导弹具备末段制导能力。
弹头尾部布置小弹翼,在防空导弹上比较常见,因为它们需要根据目标飞机的位置,调整飞行轨迹。弹道导弹的弹道,大多在发射前已经计算好,弹头再入大气层后,无需调整飞行轨迹,因此弹道导弹一般都没有充当气动控制舵的小弹翼。
美国的“潘兴2”型导弹,为了提高打击精度,设计了末段雷达景象匹配制导方式。弹头再入大气层后,会根据弹上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景象,调整弹头向目标飞行。因此它在弹头尾部设计了4个三角翼空气舵。
▲ 美国“潘兴”2导弹,可见其弹头尾部的“小翅膀”
4片弹翼由防热材料包覆的铝制结构制造,由燃气涡轮单元产生动力。弹翼安装在弹头尾部,偏转角度可达到正负20°,让弹头轴向与高音速气流形成正负25°的攻角,产生高达正负25g的升力,进行快速机动,按照雷达景象匹配导引头引导飞向目标。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掌握。例如,伊朗高调推出的“航母杀手”——“波斯湾”导弹,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尾部有4个垂直分布的截尖直角三角形尾翼,而弹头颈部也增加了4副小型直角三角形弹翼。从外观看为固定弹翼,且与尾翼方向呈45°角设置。最为特别的是在导弹4个尾翼前端,各纵向设计了4副三角形空气舵,弹翼和空气舵设计在以往的“穆沙克”和早期“征服者”系列中都是没有的。从该舵的设置可以看出,该型导弹具有全程飞行控制能力。由于像“波斯湾”导弹这样在300千米射程内的导弹,飞行弹道基本处于大气层内,因此位于导弹尾部的4副空气舵对其飞行稳定和打击精度至关重要。虽然其面积较小,但由于导弹飞行速度较大,因此其可有效控制导弹飞行。而空气舵位置距离导弹质心较远,虽然使导弹姿态控制反应不是很快,但与制导系统配合可使其更精确调整飞行状态,打击更加准确。
伊朗近期公布的以其前国家领导人命名的“苏莱曼尼”导弹,射程达到1400千米,从伊方公布的图片看,其弹头与弹头有明显的界限,显然具备头体分离能力,而在弹头尾部纵向设计了4副三角形空气舵。这无疑使其具备一定的末段精确制导能力,即使在射程1400千米也可以精确命中目标,这无疑增大了伊朗对美军驻中东部队的威胁。可见,弹头上的小翅膀也能让导弹“如虎添翼”。
▲ 伊朗的中近程导弹“苏莱曼尼”,可见其最大特点就是弹头尾部的空气舵
▲ 参加阅兵的我国某型短程导弹,弹头尾部也有可动的小弹翼
李文盛:电子工程学士及军事学硕士,原总参某部高级工程师,从事军事信息与军事战略研究,以及远程作战问题研究,长期参加中国军控学会《年度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报告》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全球核态势评估(年度)报告》的撰写,在军内外十余家刊物发表学术及军事科普论文400余篇,参与《俄罗新军事基本情况》、《美国未来作战系统》等多部论著撰写,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及军队科研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为核战略与核武器发展、作战使用专家,在防空与反导,以及常规远程作战方面也有较深研究。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兵器知识》杂志社
作者:李文盛
策划:金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