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海战无人作战系统中,无人潜航器发展较快。广义上讲,无人潜航器也属于机器人的一种,所以也称为水下机器人。不过,军用无人潜航器与民用水下机器人不同,为适应水下环境、便于携带、收放,大多数采用了类似鱼雷的形状。
1958年美国海军研制了缆控水下救捞器(CURV),顾名思义,它是用来打捞沉船沉物的,最初也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但还真应了那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1966年美国空军一架B-52战略轰炸机与KC-135加油机在空中相撞,机上携载的1枚氢弹掉进地中海,深达868米。如果处理不好,可是后患无穷。于是美国军方紧急调用这种打捞器协助打捞。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将氢弹捞了起来。1973年它的改进型还成功营救了英国的“双鱼座”Ⅲ型载人潜航器。由此,各国开始关注和发展无人潜航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人潜航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形状不同、功能各异、大小不一,应有尽有。无人潜航器按自主性可分为遥控型和自主型。遥控型,也称为缆控潜航器,通过电缆与母船连接,由舰船上的操作员控制。遥控型潜航器按航行方式又分为自航式、拖航式和海底爬行式三种。自主型无人潜航器按预设的程序自主航行、执行水下作战任务。国外正在研制智能型潜航器。
无人潜航器按动力形式可分为电力推进、无动力滑翔、其他等三类。电力推进潜航器通过与母船连接的电缆供电,或是利用搭载的蓄电池供电,驱动螺旋桨前行。有缆型的优势是可根据情况变换航速和航向,缺点是受限于电缆,活动范围较小。无缆型的优势是行动自如、灵活,但储备的能量有限,不能长时间航行。无动力滑翔型是靠改变自身浮力和波浪产生的能量航行,所以也称为环境动力型,可细分为浮力滑翔机和波浪滑翔机两大类;根据工作机理又可分为电力型和热力型。它们可长时间在水下执行任务,美中不足是航速低,任务领域有限,只能承担海洋测绘、水文数据收集等工作。
美国海军将无人潜航器分为4类。第一类是超大型潜航器:直径超过1米,排水量大于9吨,续航时间超过300小时。第二类是大型潜航器:直径约0.5米,排水量小于1.5吨,续航时间50小时左右。第三类是中型潜航器:直径小于0.32米,排水量小于225千克,续航时间大约20小时。第四类是小型(便携)潜航器:排水量小于50千克,续航时间10-20小时,多采取手工抛放,典型有“金枪鱼” 9 、“雷姆斯”100等。
现在的无人潜航器大致可以承担9大类作战任务,分别是情报监视与侦察、反水雷战、反潜战、检查与识别、海洋调查、通信中继/导航网络节点、运送装备器材、网络战、时敏目标打击等。每一类任务又可分为若干项任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美国海军还准备用无人潜航器执行海床战、反潜航器战、电磁机动战、非杀伤性海域控制等任务。
出 品:科普中国
科学顾问:侯建军
监 制:战 钊 宋雅娟
制 片:金 赫
策 划:赵清建
摄 像:小 鹏
剪 辑:珞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