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轰炸机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空军航空兵部队中实施空中突击的主要机种。其特点是载弹量大、航程远、突击力强。按照轰炸机的使用功能划分,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轻型近程的战术轰炸机,载弹量一般在3到5吨,航程在3000公里以内。第二类是中型中程的战役轰炸机,载弹量一般在5到10吨,航程一般在6000公里以内,甚至能达到7、8千公里。第三类是远程的重型战略轰炸机,它的载弹量一般都在20吨以上,航程一般能达到12000公里。
从技术发展的这个角度讲,战略轰炸机到目前为止,发展了四代,跟战斗机基本上是同步的。第一代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B-52战略轰炸机以及俄罗斯目前还在使用的图-95,当然还有中国的轰-6战略轰炸机。它们的特点都是能够高亚音速飞行,机翼采用大展弦比的后掠翼,因此它们的飞行速度要比二战期间的那些所谓的战略轰炸机要飞的更快,载弹量也比较大。那么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了,那么超音速战斗机对战略轰炸机构成了很大威胁。于是美国也好,苏联也好,都在开发相应的超音速的战略轰炸机。比如说美国的B-58,能够超音速两倍飞行。苏联的图-22也可以做超音速飞行,甚至当时研发的一些战略轰炸机方案,比如说美国的XB-70甚至能够飞出超音速三倍的速度,这个大大超过了当时战斗机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但是由于这些战略轰炸机,它们的技术太复杂,成本太高,认为效率不如洲际导弹,最终都陆续退出现役,或者有些方案还没研发成功就下马了。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空军又考虑要研制一款能够取代B-52的战略轰炸机。于是最终经过努力诞生了B-1B变后掠翼的战略轰炸机。苏联紧随美国之后,也开发出了个头更大的图-160以及中型的图-22M3。
第三代的战略轰炸机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变后掠翼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战略需要,改变机翼的后掠角获取不同的飞行速度,例如可以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巡航,以超音速进行突防,大大改善了轰炸机的突防能力,也提升了它们的载弹量和航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美国人研制出了第四代战略轰炸机,也就是具有隐身能力的B-2战略轰炸机,这个是目前世界上战略轰炸机中技术水平最高的。但是这款战略轰炸机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太高,装备数量非常少,前后也就生产了21架,单架高达22.6亿美元。这样的战略轰炸机是不敢轻易使用的,而且它的维护成本又非常高,因此大大的限制了它的使用。
目前美军装备的战略轰炸机包括第一代的B-52,第三代的B-1B以及第四代的B-2。其中装备数量最少的是B-2,只有20架。B-1B的数量居中,而装备数量最多的是第一代的战略轰炸机B-52。为什么B-52不仅没被淘汰,反而装备的数量最多呢?这是由于B-52在装备部队之后的几十年里不断的升级改造,伴随着战争的实践,B-52的作战能力也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
那么可以这么讲,战略轰炸机它的技术应该说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最合适的设计,应该说它的寿命是最长的。那么当然现在某些大国还在开发下一代的更加先进的战略轰炸机,那么今后它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我们拭目以待。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