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赛思库党炜:“民参军”企业要有自己的“硬科技”
首页> 科技频道> 军事科技前沿> 军民融合 > 正文

赛思库党炜:“民参军”企业要有自己的“硬科技”

来源: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2018-01-05 10:13

  在前不久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西安赛区)上,有一支队伍从来自全国的五十余个企业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大赛最佳人气奖。与其他开发实体产品的获奖企业不同,该企业着力于互联网,它的产品如同管道链接着军民供需两方,在中国航空航天系统中发挥着独特且关键的作用——该企业正是国科赛思,而这个“桥梁般”的产品就是赛思库。

  说道赛思库,不少“圈外人”可能会很陌生——它是一款提供国产以及进口电子元器件搜索、询报价、可靠性检测一站式服务的元器件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赛思库的创始骨干们曾为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天宫系列、中德合作SIMBOX项目等)、探月工程、先导卫星工程,以及其他重点项目开展了近千万只元器件综合保障服务,曾获得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赛思库也曾获得过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质量技术奖”。

  找准元器件供需双方的“痛点”

  赛思库CEO党炜,曾就职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作为元器件使用方,十余年间他触到了许多行业痛点,首先是感到国内元器件信息化非常落后:“绝大多数国产厂商连自己的官网都没有,一直停留在原始的时代——就是用纸质手册在推广自己的产品,就是一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在越过厚重的信息壁垒之后,使用方还需要担心另外一个问题——可靠性。高质量的产品,价格不一定实惠;价格低廉的产品,质量却不一定能过关。将元器件的所有数据逐个比对为元器件使用方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从生产商的角度出发,自己优质的产品难以推至需求侧,也是一种苦恼。

  于是,赛思库在二者之间应运而生——它将供给方的各类数据进行集中总结,“搬到”线上,将元器件数据、可靠性与大数据智能算法融合,元器件使用方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元器件选型机器人”与“元器件采购机器人”快速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供需对接效率。

  “硬科技”使企业稳固立足

  接着,党炜讲述了赛思库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民参军”企业“如何取得客户信任”成为了话题焦点。

  赛思库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全面合作令党炜印象深刻:“因为元器件最后是要用到装备产品里边去的,它与产品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当时他们就很犹豫,也在思考什么样的团队能符合他们的要求。这个就是民参军企业所遇到的典型问题,取得客户的信任往往不是特别容易。”不过,由于赛思库之前在各个国家重大项目中表现优异,合作还是顺利达成了。

  当好产品遇上了好环境,其成功的概率便能大大增加。党炜表示,军民融合战略为赛思库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外部环境,同时也创造出了许多机会,但机遇的另一面是挑战,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也让党炜看到了什么才是使企业稳固立足的“定海神针”——“每一家都得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也就是硬科技”。

  项目经验积成累“技术壁垒”

  服务天宫一号的工程经历让赛思库掌握了一套高可靠低成本的体系,也让赛思库积累了独到的经验。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接近五年,超期服役了2.5倍。

  “目前国内应该没有人能把这个(天宫一号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高科技低成本解决,还能正常超期运行的。在总结我们自己工程中的一些亮点,并把它凝练成技术壁垒后,就形成我们自己的硬科技了。”党炜说。

  最后,党炜表示,军民融合产品需要创新,既要增加产品竞争力,还要提质降本增效,这也是赛思库的一个机会。“大家是军民融合里面的红花,赛思库就在其中作为绿叶支撑这些企业去创新。”(毕孝斌)

[ 责编:毕孝斌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