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界活化石”、新中国船舶行业首位院士——杨槱

2019-09-25 13:07来源: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编者按:

  辽宁舰今天七周岁了!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并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想建国之初我国的造船工业筚路蓝缕,从当初装备和人才两方面匮乏,到自主研制核潜艇,航空母舰等大国重器。70年来,中国造船栉风沐雨,由弱到强崛起的速度世界第一。背后倾注着无数民族科研巨匠的付出,他们用毕生追求撑起祖国的脊梁、创造着岁月静好,为我们缔造了强大的国防条件和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等联合推出《小川谈大师》系列新媒体科普作品,讲述船舶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启迪网友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观,呼吁莘莘学子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国之栋梁。

“船界活化石”、新中国船舶行业首位院士——杨槱

杨槱院士写下自己的心愿

  “我们有能力发展想要的航母;中国航母,大国重器,深蓝止戈!”——杨槱

  曾在美国监造航母

  1917年10月17日,生于“十月革命”的杨槱先生有着百岁的传奇人生。少年杨槱一心要“学造我们自己的大船”,高二时完成了人生第一篇论文:《广东造船简史》;1935年秋,他高中毕业考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期间努力学习,于1940年3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5月,回到正值抗战最艰难时期的祖国,历任重庆民生机器厂副工程师、同济大学讲师、重庆商船学校教员、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教授。

  1944年11月,杨槱作为中国海军代表团的成员应邀赴美国考察,到费城美国海军造船厂担任协助监造官,负责监造满载排水量达33000吨、被称为“二战中日本战列舰的头号杀手”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在长达1年多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舰船设计与建造、生产计划管理、轮机修理等方面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先后在船厂和教育部门任职,撰写了《造船工程的生产计划和管制》、《造船人员的训练》等作业指导书;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海船稳性规范》,主编了《船舶静力学》、《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等教科书。2019年6月23日,我在上海专程拜访了中国船史研究的奠基人、103岁(虚岁)的杨院士,说起监造美国航母的那段历史,目睹新中国航母国产化进程的他自信地说:“我们有能力发展想要的航母。”并郑重地写下:“中国航母,大国重器,深蓝止戈!”

“船界活化石”、新中国船舶行业首位院士——杨槱

田小川与杨槱院士合影留念

  中国船史研究的奠基者

  杨槱早年跟随造船专家叶在馥先生,先后发表了《川江船型之检讨》等学术论文;1962年,他所撰写的《中国造船发展简史》,以及此后发表的《近代和现代中国造船发展史》、《早期的航海活动与帆船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的进一步探索》等,奠定了中国造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基础。1983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了船史研究会,使我国的船史研究工作走上了正轨。

  为促使中国造船业的腾飞,杨槱院士对后辈寄予极大希望,常常给年轻人压担子,主动为他们创造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为新中国造船业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包括中国首艘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等;在他倡导和从事的学科领域中,人才辈出。如今,103岁、德高望众的杨槱院士,被誉为“船界活化石”。

“船界活化石”、新中国船舶行业首位院士——杨槱

杨槱院士

  监制:林宪东 金向军

  制片:刘蕾

  策划:小川 金赫 纯清

  编撰:小川 纯清 金赫

  音频编辑:金赫

  科学顾问:辛元欧

  出品单位: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上海造船工程学会

阅读剩余全文(

划重点

杨槱院士对后辈寄予极大希望,常常给年轻人压担子,主动为他们创造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为新中国造船业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包括中国首艘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等;在他倡导和从事的学科领域中,人才辈出。如今,103岁、德高望众的杨槱院士,被誉为“船界活化石”。

[责编:金赫]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